考試題目:
并存不悖
按《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》“悖論”條目的定義,悖論通常是指這樣一種命題,按普遍認可的邏輯推理方式,推導的結論超出“通?山邮艿囊娊”;蛘哒f結論是有矛盾的。
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,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。悖論的抽象公式就是:如果事件A發生,則推導出非A,非A發生則推導出A。
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論,它們影響了邏輯、數學等諸多領域,激發了人們求知和精密的思考,吸引了思想家的注意。解決悖論難題需要創造性的思考,悖論的解決又往往可以給人帶來全新的觀念。
【1】我知我無知
蘇格拉底有句名言:“我只知道一件事,那就是我一無所知。”
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悖論,展現了自我參照的表述的復雜性。而這也是西方哲學先賢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:你得問你以為你知道的一切。越是問東問西問長問短打破砂鍋問到底,越會發現身邊正有一大波悖論呼嘯而過。
【2】飛矢不動
一枝箭是不可能移動的。飛行過程中的任何瞬間,它都有一個暫時的位置,由此可知一枝動的箭是所有不動的集合。
“飛矢不動”實際上暗示了量子力學的觀點。以狹義相對論為背景,物體在靜止與運動時是不同的。根據相對論,對于以不同速度移動的物體,觀察者會產生不同感受,對周圍的世界也會持有不同看法。
【3】理發師悖論
小城的理發師放出豪言:“我只幫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。”那么問題來了,理發師給自己刮臉么?如果他給自己刮臉,就違反了只幫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的承諾;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,就必須給自己刮臉,因為他的承諾說他只幫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。兩種假設都說不通。
【4】第二十二條軍規(Catch-22)
瘋子才能獲準免于飛行,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;凡能意識到飛行有危險而提出免飛申請的,屬頭腦清醒者,應繼續執行飛行任務。即“如果你能證明自己發瘋,那就說明你沒瘋”,諸如此類。
【5】生日悖論(birthday paradox)
隨機挑選一組人,其中就會有兩人同一天生日。
用抽屜原理來計算,只要人群樣本達到367,存在兩人同天生日的可能性就能達到100%(一年雖然只有365天,但是有366個生日,包括2月29日)。然而,如果只是達到99%的概率,只需要57個人;達到50%只需要23個人。這種結論的前提是一年中每天生日的概率相等,可憐的2月29日除外。
【6】外星文明
天文學的基本假設是,蒼茫宇宙間,地球是一顆再平常不過的星球。NASA(美國宇航局)的開普勒衛星發現,銀河系內很可能存在著110億個類似地球的星球。
目前,因為錯綜復雜的原因,我們無法切實證明宇宙有其他文明。龐大的宇宙空間使溝通變得困難。盡管我們使用電磁波和外星聯系,但由于電磁頻譜極寬,我們無法確定外星人使用哪種頻譜。再加上那些星球的文明發展度可能過高、過低,抑或是生活著與人類不同的生命形式,又大大降低了準確交流的可能。
考題要求:
1.仔細閱讀考題內容,根據以上例舉的6個悖論論證,挑選其一理解后進行繪畫表達。
2.繪畫表現語言、技法、風格及工具媒介不限。